科技周报|华科大初步复现室温超导、韦伯望远镜拍到“问号”
2023-08-02 22:00:54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7月27日 ~ 2023年8月2日


【资料图】

8月2日 | 历史上的今天

1932年8月2日,美国物理学家卡尔·安德森发现正电子,证实了反物质的存在。

··· 产业动态

01 AI大神何恺明宣布加入MIT

近日,AI领域的著名学者,残差神经网络(ResNet)的发明人何恺明在个人网站上宣布即将回归学界,即将于2024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担任教职。

在2011年博士毕业后,何恺明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任研究员。2016 年,他再次加入Facebook(后改名为Meta)人工智能实验室,任研究科学家至今。在业界,他的名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曾在2009年与汤晓鸥教授、孙剑博士共同完成论文,拿到国际计算机视觉顶会CVPR的最佳论文奖(也是会议创办二十五年来首次有亚洲学者获得最高奖项);2016年,何恺明凭借残差神经网络再获CVPR最佳论文奖;同时,他也因Mask R-CNN 获得过ICCV 2017的最佳论文。

根据谷歌学术的统计,何恺明最著名的研究,残差神经网络的论文的引用量已超过17万次,而其论文被引用总次数已经超过46万次。这意味着他在加入MIT之后会立刻成为该校所有学科中论文引用量最高的学者,没有之一。

此次何恺明回归学界,引发了极大的关注。有人认为在当下大模型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这是一个颇有引领性的抉择;也有人建议他在加入MIT之后仍和Meta保持紧密联系,基于其丰富的GPU算力资源进行研究;当然,最受人关注的还是他未来的研究方向。

目前,何恺明的个人网站上表示,他目前的研究重点是构建可以学习复杂世界表示的计算机模型,并探索面向复杂世界的智能。而长期目标则是通过更强大的人工智能来增强人类智能。

··· 科技前沿

01 华科大初步复现韩国室温超导材料,已证明抗磁性

针对近期大火的韩国“室温常压超导体材料”研究,8月1日,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的博士后武浩、博士生杨丽,在常海欣教授的指导下,成功合成了可以磁悬浮的LK-99晶体。

从他们在B站发布的视频来看,他们合成的晶体悬浮的角度比韩国科学家原论文中的样品磁悬浮角度更大。

该团队表示,目前只验证了迈斯纳效应(物体从一般状态相变至超导态的过程中对磁场的排斥现象),因为现在合成的只是几十微米大小的样品,如果进行测电阻的话会破坏样品。

根据他们在B站评论区的回复,当前他们正在加紧第三批样品的制作。

02 一行“咒语”让大模型集体“越狱”

近日,卡内基梅隆大学和safe.ai研究人员发表论文,表示可以通过一段“咒语”让大模型们“失控”或“越狱”,生成无限量的有害内容——诸如“如何盗窃”“如何制造原子弹”“如何毁灭人类”之类的问题。

根据研究团队的测试,当前火热的大模型,如闭源的ChatGPT、Bard、Claude、开源的羊驼家族(比如Vicuna、Vicuna-7B、LLaMA-2(7B)等等)全都中招。在测试中,对Vicuna的攻击成功率甚至达到了98%。

论文展示了这种“咒语”的具体内容: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算法,专门生成定制化的提示词,这些提示词常常包含乱码,从人类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不知所云,但却能从算法和代码层面,直接突破大模型的安全措施。

团队已经将研究结果分享给了大模型厂商,并得到了很多回应。现在,论文中所提到的很多“咒语”已得到控制。

··· 交通驾驶

01 智能车再出新规:要到2025年形成标准体系

7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联合修订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

这一文件是《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8版)》的继承、延伸与完善。其中提出,到2025年,要系统形成能够支撑组合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通用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到2030年,全面形成能够支撑实现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协同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 生物科技

01 瘫痪男子大脑植入芯片后恢复触觉和运动

当地时间7月28日,美国男子托马斯在瘫痪3年后,靠大脑植入芯片恢复了部分触觉和运动能力。

据悉,他在今年3月接受一项脑部手术,在大脑内植入微型芯片,基于相关AI算法将其大脑、身体和脊髓重新连接起来,以使感觉以及运动信号在他的大脑与身体之间重新传输。

这项技术被称为“双神经搭桥”,来自美国范斯坦医学研究所。相关研究人员称,在这起手术中,他们通过计算机来读取病人的思维信号,再将其以机器能理解的形式转给机器,并刺激病人的身体。

现在,托马斯的臂力已经增加了一倍多,而且已经可以握住家人的手。

02 连接循环系统,让逆转衰老成为可能

7月27日,来自哈佛医学院和杜克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子刊发表一篇论文,称可以通过手术将年轻小鼠与老年小鼠的循环相连(这个过程被称为“异体共生”),以此系统、持续地逆转老年小鼠的生物学年龄,并且延长寿命、改善生理指标。并且循环系统交换的时间越长,改善效果越明显。

在实验中,科学家们分别选择了3个月的年轻小鼠(相当于刚成年的人类)和20个月的中老年小鼠(相当于人类的50岁)进行“异体共生”操作。该流程持续了12周。

结果发现,老年小鼠的寿命平均延长6周,且基于血液与肝脏的生物学年龄也都变得更年轻。无论从宏观寿命,还是微观的细胞、基因层面来看,此次长期的异体共生实验都展现出了强大的抗衰老潜力。

··· 趣闻

01 韦伯望远镜在宇宙深空拍到一个“问号”?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是当前世界上最大,也是看得最远的太空望远镜,它能够看到136亿光年之外的宇宙深空景象,而这个距离已经能观察到不少宇宙大爆炸早期的“遗迹”。因此,自一年半前发射以来,韦伯望远镜就一直被称为“宇宙之眼”,担任着为人类探索宇宙的重任。

就在本周,韦伯望远镜新出炉的一张照片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照片中是距地球约1470光年的一片区域,在无数或大或小的天体中,出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问号(?)。

这片区域名叫赫比格-哈罗,在宇宙范围内,它已经是一个距银河系足够近的邻居。照片一经放出,画面中央的问号就引来了不少热议。

不少网友笑称,是不是太空在说“你们人类是不是闲的”,或者说宇宙层面有什么未完成的任务?又或者,是外星人在打招呼?

负责管理韦伯望远镜科学运行的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推测,这个宇宙问号可能是一个遥远的星系,或者是一对相互作用的星系。也有天文学家认为,这个问号或许是两个星系正在开始合并。

采写:南都记者 杨博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