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中罗松为什么不杀李元霸?三个原因很关键!-最新
2023-03-27 12:20:3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自从杨坚建立隋朝以后,结束了几百年的战乱纷争局面,统一了全国。天下就此安定,原以为隋朝能够国祚永享传世万年。奈何隋炀帝继位以后,他大兴土木,又好大喜功,致使天下百姓徭役繁重民不聊生。

为了推翻隋炀帝暴政,各路反隋义军此起彼伏,他们纷纷揭竿而起。天下再次陷入了战乱时期。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在这刀兵四起战火纷飞的大争之世,涌现出很多武艺高强能征善战的忠勇之士。

而这部分历史也经过民间艺术的加工与渲染,铸就了《隋唐演义》这部小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隋唐演义》小说中,将每个人物刻画得都栩栩如生,性格分寸也拿捏得十分到位。他们个个都是身怀绝技,义薄云天,虽然各为其主但却惺惺相惜,谱写了一部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以下我们就按照小说演义中的故事来分析一下:罗松为何不杀李元霸?

一、罗松

罗松字永年,是""冷面寒枪俏罗成""的同父异母的哥哥,也是隋唐 ""十三杰四猛四绝""中四绝之一。

他掌中亮银枪,武艺高超,枪法出神入化。但为人却十分低调,从来没有向世人展现过真实的实力,是一个深不可测的绝顶高手。

有一次和老将军杨林交手,老将军杨林在当时已经是声名显赫、勇冠三军的猛将了,可是在和罗松交手的时候,罗松却在杨林的铠甲上刺出了很多窟窿。

铠甲自然是非常坚固的,而罗松能够将铠甲刺穿,但是却又不伤老将军性命甚至连内里衣物都没有半点损伤,这种力道的掌握,分寸的拿捏又怎么会是一般人?

从中足以见得他的武功是何等了得。

只不过他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不愿意出仕为官。后来,他隐居家乡过起了平凡人的生活。最终他安享晚年,得以善终。

二、李元霸

李元霸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儿子,被誉为隋唐第一猛将。

他胯下万里云,两膀千斤力,使用一对八百斤的铁锤。在金銮殿上因大胜隋朝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而被隋炀帝封为""西府赵王""、""猛勇大将军""。

四明山一战,更是让他一战成名。

以一人之力击退十八路反王大军,有万夫不挡之勇,正是因为李元霸手持双锤力战群雄才吓得各路反王纷纷递上降表,从此成为隋唐第一猛将。

三、罗松VS李元霸

在《隋唐演义》中还真有这么一段,让罗松与李元霸遇上了。

当时有这么一段"一猛一绝会一杰"当时大将罗士信与李元霸在战场上互相厮杀。二人打得难解难分,两大高手对决,他们都杀红了眼,谁也不肯相让。

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敢靠近。

而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为了减少伤亡,罗松催马上前提枪将二人分开。被罗松一枪挑开之后二人纷纷应声落马,这才结束了这场战争。

两军交战本是各为其主。但在演义中往往是义气大于一切,英雄们之间都是惺惺相惜,但凡有真本事的英雄对有才之人都是非常爱慕的。

李元霸年纪轻轻就如此勇猛,不仅罗松打心里喜爱,就连天下群雄也无不佩服,只不过是李元霸与他们是对手他们不能明示而已。

如果他们不是对手,想必他们一定能够成为好兄弟。

由此可见罗松的本事,毕竟将二人分开以后,罗松原本是有机会一枪挑了李元霸的。

四、罗松不杀李元霸的原因

(一)重视朋友情谊。

在中国古代"义"字当先,尤其是江湖人士更是将"义"字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众所周知,李元霸是人称"小孟尝"秦琼的朋友。

李元霸奉命剿灭叛军,在李元霸出征之前,李渊也告诫李元霸一定要顾念秦琼的恩情。如果遇到秦琼时一定要放过他。所以在四明山大战李元霸大杀四方的时候,秦琼和自己的人马能够逃脱。

而罗松与秦琼的既是亲戚关系,又是要好的朋友。

两军交战虽然各为其主,但是在罗松上阵之前,秦琼也嘱托罗松放李元霸一马。毕竟他们的敌人是隋朝而不是一个小娃娃。

所以此时的罗松也不能不顾道义杀死李元霸。

(二)光明磊落不趁人之危。

罗松是一个正人君子,此时的李元霸虽然力大无穷,但是和罗士信交战已久,双方均已疲惫。而此时的罗松只是想拉架避免出现非死即伤的地步。

如果此时罗松趁势一枪将李元霸刺死,那么罗松就是乘人之危的伪君子。如此一来他就胜之不武,遭天下英雄耻笑。

一向注重名声的罗松又怎么会以此来辱没自己的威名呢?这不是砸了自己的招牌吗?

(三)做事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十八路反王揭竿起义反对隋朝,此时的李家虽然明面上没有举事,但是其野心也是昭然若揭。太原李渊暗地里招兵买马积蓄力量,这些天下人都是看在眼里。

当时,李家的势力不容小觑。无论李家反与不反都不是他所能得罪的起的,更何况是用如此胜之不武的手段。聪明如罗松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一点,他犯不着为此而得罪李家,到最后成为仇敌。

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既成全了自己的好名声又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何乐而不为呢?

结语

相关新闻: